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治住“一片沙” 栽好“一片林”

    信息发布者:honcold
    2017-11-12 21:11:34   转载

    民勤县大滩镇上泉村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全县最大的风沙口——老虎口就处在上泉村西线。“不治沙就不能生存,要生存就必须治沙,不但要治沙而且要致富。”这是上泉村党支部书记白会本在多年的治沙造林实践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2005年春季,家在老虎口边缘的白会本夫妇起早贪黑,在自家10亩承包地里全部种上了籽瓜,满以为秋季能有个好收成,但连续两次沙尘暴,使他们的希望破灭,绿油油的幼苗不是被风沙连根拔起,就是被流沙无情埋压。

    这让白会本认识到,要生存、想发展,就必须同风沙抗争,开展治沙造林,恢复植被;只有治沙,才能维持生计,也只有治沙才能改变现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于是,白会本夫妻背着麦草、扛着铁锹,来到离家不远的巴丹吉林沙漠,开挖沙沟、摊铺麦草,开始了与风沙抗争自救的漫长斗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启动,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省列民勤防沙治沙项目。白会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主动争取,被民勤县列为防沙治沙项目建设户。

    每年春天是巴丹吉林沙漠的风季,天气说变就变,肆意的沙尘一场接一场地袭来,风沙打在人的脸上,针扎般疼痛,眼睛都无法睁开;吹在身上,人站也站不稳,想要压沙植树,简直是难上加难。但即便是这样,白会本仍然没有退缩,每天带着一家人,早早起床压沙植树。

    先固一面坡,再治一堆丘。经过三年的努力,白会本家附近的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变成了固定沙丘,而且沙丘植被日渐增多,有效抵御了风沙对庄稼的侵袭。

    2009年,凭着敢干、能干,白会本被推选为上泉村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支部书记当年,白会本组织上泉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带头组建了100人的防沙治沙协会。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裹着厚厚的棉袄,迎着呼啸的风沙,长年坚守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男人们用架子车、三轮车从几里地外拉来麦草,女人们再背着、抱着搬到沙丘上。肩膀上磨起了血泡,胳膊被压肿了,手心脱了几层皮,但想到眼前的无尽流沙将在他们的手中变为绿色时,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几年来,上泉村防沙治沙协会始终是全县防沙治沙的中坚力量,老虎口区域共完成工程治沙造林10万亩,其中由上泉村防沙治沙协会完成的治沙造林面积达4万多亩。

    昔日狂沙肆虐的老虎口,如今已是黄田锁龙。但白会本并不满足,他和村民们一起思量着:如何实现治沙与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2011年,民勤县制定出台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实施意见,以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等区域为重点,鼓励农民承包治理经营沙区和治沙生态林,大力发展以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白会本率先参与,承包经营治沙生态林500亩,购进苁蓉种籽,把技术人员请到现场,对承包的生态林全部实施梭梭接种肉苁蓉。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社员+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带动上泉村330多户农民发展肉苁蓉等沙生药材种植1500亩,使农民在治沙中获得收益。“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这样的治沙模式不可持续。只有‘造血治沙’才能让资源变为财富,让村民富起来。”白会本说。

    然而,随着民勤县水权配置等重点治理措施的全面落实,使得依赖种植规模实现农民增收的传统模式受到巨大挑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与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为村支部书记的白会本敏锐地意识到,不仅要治沙用沙,还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白会本和支部一班人通过细致调研,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白会本带领上泉村村民发展日光温室115座230亩,养殖小区6个,零散养殖暖棚91座,以酿酒葡萄和红枣为主的经济林2342亩。

    治住“一片沙”,栽好“一片林”。通过培育致富产业,白会本带领上泉村村民,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他先后获得“民勤县生态建设先进个人”、“甘肃省绿化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